首页 >  太极研究 >  太极理论 >  内容正文

传授真功夫 太极拳真功夫的练习技巧及要领

时间:2017-12-08 16:52:12 作者:伟忠 来源: 手机阅读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掌握的技巧很多,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快速的练出太极拳的真功夫,今天太极拳小编就是要给大家介绍太极拳真功夫三字秘诀(打、练、行),实战技巧及基本要领,主要认真的学习这些原始太极拳才能帮助你提供太极拳的境界。下面随着太极拳小编一起来见识一下什么是太极拳的真功夫吧!

太极拳真功夫三字秘诀

传授真功夫 太极拳真功夫的练习技巧及要领

练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你会发现太极拳是个灵活变化功夫。

很多拳友在练了一段时间的太极拳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开始感觉枯燥无味了。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凡是看不透的未来的东西,总会让人迷茫的。

每一个练拳者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好师傅或者有一个非常好的同学,那就不一样了。好的师傅会时刻告诉你现在所处的境界,并会因材施教,告诉你目前该努力的地方。

习练太极拳前要排空思想杂念,全神贯注,不能三心二意,身体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拉伸全身筋骨肉。

一旦把师傅指出的问题攻克了,那就立马上升一个档次。好的同学也是一样,因为基础相同,但如果他在某个方面有所领悟,就会突飞猛进那么一下子,这就给一起学习的同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是很好的激励和鞭策。

有了这样的师傅和同学,你的学拳生涯就不会那么枯燥,也就不会那么迷茫了。既然,大家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太极拳,其实也都希望能把太极功夫练到身上。

之所以会有迷茫,也不过是看眼前的情况,自己离太极真功夫相距甚远罢了。其实,就拿走路来说,再远的路,只要走的方向正确,总有到达的一天。而一个好的师傅,就是一个会给你指明方向的人,一个告诉你正确路径的人。

太极拳的实战功能主要体现在推手和技击中,想要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就要掌握打、练、行三字秘诀。

一个初学者,经过什么样的路径才能练成太极功夫呢?这里我愿意把师傅的传授与大家共同分享。记得初学太极时,在这个问题上我得到师傅这样的指点打、练、行。就是这三个字。师傅说,这三个字就是练成太极功夫的路径。

师傅说:所谓打、练、行,就是打拳、练拳、行拳。简称打、练、行。走过打拳、练拳、行拳这个过程,一个人的太极功夫就基本练成。所谓打拳,就是太极的初级阶段。

第一步是打拳

主要是记住动作,用的是胳膊和腿。表现也是从比较生硬、僵直,慢慢转向柔化。

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松跨、劲断意不断、不丢不项、舍己从人”的这些“规矩”虽然也要求体验,但往往是顾此失彼。这一阶段。打个不恰切的比喻,就像练书法的楷书一样,横平竖直,练的是大的框架。

第二步是练拳

练拳阶段主要在“轻灵”、“松沉”和“虚实变化”、“阴阳转换”上下功夫。但是对于太极拳“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松跨、劲断意不断、不丢不项、舍己从人”的这些“规矩”,却有更高、更严的要求,此时,就不要拘泥于框架的大小。

而是要根据你的情况,拳架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慢可快、可动可静,拳架的练习要从守规矩到破规矩再到合规矩并慢慢地要对意念和气有所体会,这个阶段好比书法的行书,练的是由外入内的功力。

从打拳到练拳,也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过程。也就是说,打拳,打出的是框架,练拳练就的是招熟,并由招熟而渐悟懂劲。

第三步是行拳阶段

行拳是懂劲之后的练法。所谓行拳,其实是意行和气行。

也就是“用意念在里面练”,抛开外形的意行和气行,则能练就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到这种境界无论走、坐、躺,都在太极之状态了。

师傅说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也在练拳,“躺”在那里也能“走”一趟拳,就是这种状态,达到这种状态,难道不是“神明”的境界吗。这就像大书法家醉后的草书了,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太极拳实战技巧

传授真功夫 太极拳真功夫的练习技巧及要领

一、知形

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

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

在实战中要善于观察周边,学会将对方的力量化解掉,太极拳讲求的是后发制人,不是双方力量的大小的较量。而是技击的较量。

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

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

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太极拳的实质的武术,在双方交战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动态,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提高大脑思维能力。

二、懂劲

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的力点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太极拳集合了多种功能,无论男女老沙,通过练习太极拳都能从中获取到各自的需求,坚持练习能延年益寿。

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对方的招后再去打对方时,对方却又变了,所以只能化了再化,永无发人之机。其实,这中间的秘诀在于没有把握住化发结合。

太极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要做到化发结合,其诀在于“遇力成桩”。而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力,虚腿调整重心并及时根据对方重心之运动而进桩摧力。

也就是说,在承、化对方发来之力的同时,桩就要动起来,或进桩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而走,施之以摆、扫、挒、扭等劲。总之,必须化发同时,以桩摧力。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传授真功夫 太极拳真功夫的练习技巧及要领

一、练拳需要拳论的正确引导

1、拳论要深入理解和研究

“练拳须从无极时,阴阳开合认真求。”要练好太极拳,就要重视太极拳论的研究和学习。这就要求多看多读名家、宗师的拳论、拳谱,要反复的阅读,细心的揣摩。

即使是同一个拳理,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新的体会与认识,特别是对于易学、中医学、经胳学等难以理解的内容更要深入研究,从中汲取精髓,分析辨别,去伪存真。

2、习拳需要正确的拳论指导

初学太极拳的人们往往过多强调练,而忽视了拳理的学习,甚至有的习拳者练拳多年连拳谱名称还叫不上来,只是依样画葫芦盲目机械练习;更有甚者每日下苦功练数十遍,岂不知已变运动为劳动,变养中长为疲中伤,久之五劳七伤,得不长久矣。

所以说,进行实践练习的前提,就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行拳理论。

二、行拳走架要规范

正确掌握太极拳姿势与运动方向,是习拳者进入初步阶段,也是研形阶段的根本要求。形是指行拳走架时身体各部位的体形特征,包括手、足、身、腰、头各部分。

习拳者在演练过程中要记住中正、放长、饱满始终是打好太极拳的根本原理。不但要弄清一招一式应该怎样才算符合要求,还要进一步弄清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动作姿势及具体要求又如何?

1、拳架定势要“三合”

要严格按照太极拳中正放松的要领去训练,让习练者的太极拳姿势具有正确性。习拳者动作处处走弧型,用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要领来检查姿势的规范性;运动时要求做到步法正确,手法清楚,身法中正和顺,眼法顾盼有度。

2、行拳过程要规范

动作的规范,将基本功中的腿法、身法、步型、手法的规格要求,转换到拳势中去,使拳法符合规格要求。

通过逐渐达到周身协调性,保证行拳者在太极拳运动中按规定的路线和姿势,以轻灵柔和的运动形式,巩固太极拳姿势和方向的整体协调性、运动连贯性、动作一致性。

动作规范,是练习任何武术的基本要领,太极拳也是一样。

3、拳架练习要先套路,后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

三、学会“懂劲”才能提高

劲为何物?劲是内气充足在外的表现,这种劲不是拙劲,而是外表看似非常缓和、柔绵的拳势引得内气散布于身体四肢的鼓荡。

习拳者在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即产生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进入太极拳中级阶段,“懂劲”阶段。

这个阶段对初学者是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习练者对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单劲以及缠丝劲、开合劲等复合劲要从原理上弄清各种劲别产生的原理、特征,相互之间关系、引化之方法。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和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脊发出的力达到四梢,使练拳者逐步达到“懂劲”阶段。

相关文章

.

太极研究

    暂时没有相关数据

今日最新